噴霧型聚合氯化鋁
[英文名稱]縮寫為PAC
[技術標準]產品質量符合國家GB15892-2009標準
[產品外觀]高檔白色、中檔淺黃色粉末狀
噴霧造粒是將聚氯化鋁被干燥的同時霧化成微小的顆粒,這種顆粒劑型有良好的應用性能。聚氯化鋁是水溶性物質,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和較高的溶解度,在干燥過程中,將40%-50%含固量的聚氯化鋁溶液引入高壓泵中,通過加壓后進入干燥器中的霧化器進行霧化,分散成微小的霧滴,霧滴被干燥后得到顆粒狀產品,使干燥和造粒同時完成。
聚合氯化鋁性能特點:
⒈聚合氯化鋁分子結構大,吸附能力強,用量少,處理成本低。
⒉溶解性好,活性高,在水體中凝聚形成的礬花大,沉降快,比其他無機絮凝劑凈化能力大2-3倍。
⒊適應性強,受水體PH值和溫度影響小,原水凈化后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處理后水質中陽、陰離子含量低,有利于離子交換處理和高純水的制備。
⒋腐蝕性小,操作簡便,能改善投藥工序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條件
5.對污染嚴重或低濁度、高濁度、高色度的原水都可達到好的混凝效果。
6.水溫低時,仍可保持穩定的混凝效果,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更適用。
7.礬花形成快;礬花大而重,沉淀性能好,投藥量低。
聚合氯化鋁混凝過程
⒈凝聚階段:是藥液注入混凝池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分)攪拌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⒉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的湍流程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10-15min),至后期可觀察到大量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燒杯實驗先以150轉/分攪拌約6分鐘,再以60轉/分攪拌約4分鐘至呈懸浮態。
⒊沉降階段: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于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相互碰撞結大,至后期余濁基本不變。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分慢攪5分鐘,再靜沉10分鐘,測余濁。
⒋強化過濾,主要是合理選用濾層結構和助濾劑,以提高濾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質的重要措施。
⒌本產品應用于環保、工業廢水的處理,使用方法與制水廠大體相同,對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處理,輔以助劑作用效果甚佳。
⒍采用化學混凝法的企業,原用的設備無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設溶礬池即可使用本產品。
⒎本產品須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熱的地方(<80oC,切勿損壞包裝,產品可長期儲存)。
⒏本產品必須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設備和加藥設施應采用耐腐蝕材料
使用方法
⒈使用時應先根據水質進行小試,選出凈水效果好,投放量小的最佳點。溶液應隨配隨用,非飲用水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定用量。
⒉使用固體時,先加水溶解成10-25%的溶液,而后水稀釋至所需濃度,在溶解時先加水慢慢投料,并不斷進行攪拌。
⒊不同廠家或不同品牌的水處理藥劑不能混合,并且不得與其他化學藥品混存。
⒋原液和稀釋液稍有腐蝕性,但低于其他各種無機絮凝劑。
⒌產品有效儲存期:液體半年,固體兩年。固體產品潮后仍然可使用。
6..儲存于干燥、無陽光直射、通風良好的倉庫中,勿與強堿性化學品混儲。
7.液體產品用槽車或包裝桶運輸至倉庫,使用時可直接按需要投加;固體產品使用時依實際需要(取決于具體使用中的工藝設計、工作現場條件)加水稀釋成氧化鋁含量5%-15%的溶液,通過加藥系統(如計量泵)或直接加入待處理的水中。具體稀釋方法如下:按計算量在溶解罐(池)中注入干凈的水,開啟攪拌,按計算量將聚氯化鋁粉末倒入水中(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產品,應配備護目鏡、橡膠手套、工作服等),保持攪拌至產品完全溶解。此時所得的溶液即可加入待處理的水中或儲存備用。